萧雪之博
路继舜:伏羲文化三题

伏羲文化三题

路继舜

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,向以“轩辕黄帝”作始,言必称“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”。鲁迅先生有诗句曰:“我以我血荐轩辕”,注称:轩辕即黄帝,黄帝代表祖国。这不能不说是“中华历史文化研究”的一大缺失和偏颇。若以“上古史”或曰“史前史”说起,伏羲是当然的“人文始祖”,距今约7800年矣!“伏羲文化”自然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基。当代大学问家、大书法家启功先生为“人祖庙”的题词“亘古一人”便是明证。如此重大的课题,“中国新乐第五届伏羲文化节”,便是中国的乃至世界的“伏羲文化”《评论讲坛》。在新乐《伏羲台》研究“伏羲文化”,可谓胜情、圣景、宏论,“伏羲文化”的光辉,定会光照千秋,惠泽万代。


在新乐由石家庄人民政府等举办“世界华人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会”

一、伏羲为“三皇五帝”之首,当为“中华文明”之肇基

自盘古开天地,混沌初开启,则有三皇之说:天皇、地皇、人皇。上古之三皇者,拟化为人的代表,古来典籍有多种说法。《春秋运斗枢》说:“伏羲、女娲、神农,是三皇也。”《礼号谥记》说:“伏羲、祝融、神农,为三皇。”亦有“伏羲、神农、黄帝”为三皇之说。据考,通常则以“燧人、伏羲、神农”为三皇。看来,“三皇”说法多以伏羲为首,考证的说法应该是科学的。

此中,燧人氏,始钻木取火,炮生为熟令人无复腑疾,有异于禽兽,遂天之意。民间皆以“火”为人类文明之光。《帝王世纪》说:“燧人氏没,包牺氏代之,继王而天,首德于木,为百王先。帝出于震,为由所因,故位在东方。主春,象日之明,是称太昊。”《尚书大传》云:“燧人为遂皇,伏羲为羲皇,神农为农皇也。燧人以火纪,火,太阳也,阳尊,故托遂皇于天;伏羲以人事纪,故托羲皇于人,盖天非人不因,人非天不成也;神农以地纪,悉地力,故托农皇于地。天地人之道备矣。”这样,三皇创世,即有了理性根基。人居天地之间,伏羲“以人事纪”,“人文贡献”大莫善言,人类社会的发明创造和文明发展,必然以“伏羲”为始祖,伏羲就成为“人文始祖”,岂有他哉?

《易传》《礼记》《春秋国语》《史记》载: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帝尧、帝舜是五帝也。“五帝”者,黄帝为首,尚晚伏羲二千多年。黄帝战蚩尤,发明战车、指南针等,功不可没,黄帝“轩辕氏”的名称,就是发明战车之美谥。颛顼高阳,颛者,专也;顼者,信也,是黄帝的孙子。帝喾高辛,是黄帝的曾孙。帝尧是帝喾的儿子,名放勋,领唐尧氏族。帝舜,姚重华,贤能高尚,孝顺闻名,领虞舜氏族,被帝尧选贤任能。古来尧传舜位的“禅让制”,被后世传为美谈。伟人诗句“六亿神州尽舜尧”,即来由于此。五帝之功歌而颂之。

关于伏羲文化的研究,是年渐盛。各地多有“伏羲文化研究会”。中华域内之共识:伏羲生于甘肃天水之成纪;卒于河南之淮阳;启身展事在河北之新乐。《易》云:“古者,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,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作结绳而为网罟,以佃以渔。”那就是说,伏羲的人文发明贡献,奠定了他“人文始祖”的地位。新乐伏羲台乃中华人文始祖生息处,帝喾巡游些土见羲皇之遗迹,又集四方之民筑台,修庙以祀之。形成每年三月十八为人祖庙传统庙会。


二、伏羲的“文明创举”,给人类撒下了“中华文化的种子”

何为“文化”?字意表明,就是文明之普及和深化。首要在于发明创造。文明者,“真、善、美”是也。“真”即真理,从哲学上讲就是理性认识;“善”即信仰,从哲学上讲就是悟性认识;“美”即艺术,从哲学上讲就是感性认识。不管精神的、物质的同为一理。故《词海》注释“文化定义”为:在人类社会发展中,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叫“文化”。再者,“文化”具有体系性,就是某一领域的理性认识、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,这才是完整的大文化体系。

“伏羲文化”就是这样一个“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体系”。值得称道的是伏羲的若干“文明创举”:

(一)始制婚娶。在蒙昧的原始社会,也就是母系社会,男女群婚,无所谓婚娶。生子只认其母,不知其父。人和动物一样,只知生理冲动,甚至不知交合生育。那时,女性则为绝对权威。有人会问:“那伏羲从何而来?”《太平御览》曰:“大迹出雷泽,华胥履之,生包牺。”“华胥履迹,怪生皇羲。”当时的女性只知感天而生育。伏羲悟道:群婚乱杂,人伦失序,于是制婚嫁。

伏羲和女娲就是原始母系社会的第一对夫妻。《白虎通》云:“伏羲仰观象于天,俯察象于地,因夫妇正五行,始定人道。”这样生子知父母,奠定了男人的地位,结束了母系社会,开创了一夫一妻的“父系社会”。今新乐伏羲台有“浴儿池”,池边长有一边绿,一边红的菅草叫“割孩草”,就是女娲生下两个“肉球”,用草割开留下的血迹染成的。民间传说“女娲造人”,和泥捏人,吹口仙气,就变成人了。实则是伏羲女娲交合而生育。今民间敬奉女娲,多建有“娲皇宫”、“奶奶庙”等,拜女娲为“送子娘娘”。这就是人类关注自身的文明创举。

(二)观龟造屋。当今,“建筑文化”是个大的文化体系。我们可想,它是怎么来的?在蒙昧野蛮的原始社会,原始人树杈筑巢,称“有巣氏”,山洞栖身,称“山顶洞人”,具是为防止野兽侵袭,而求得生存。他们披树叶,围兽皮,以避御寒遮羞。伏羲在追女娲时,乌龟示意点播,变绕土丘“身后紧追”为“回头拦截”,而后兄妹拥抱结为夫妻。伏羲爱惜乌龟的神灵智慧,抚龟在手,观龟造型和动作,顿悟“造屋”的道理。龟之四脚可立四柱,龟盖为顶可挡风雨,龟的脑袋伸缩,可视作门户,龟的眼睛就是观察外界的窗口。然后四周用树棍树叶围裹,这就是远古最简陋的房屋。可以说后人的廊阁亭台,高楼大厦,以及庞大的“建筑文化”,皆源于伏羲的开蒙创造。

(三)始制网古,开创渔猎文明。伏羲是个爱动脑筋的人,道法自然,使他开悟。他观察“蜘蛛网虫”和“结绳记事”,而悟到“结网渔猎”。《史纲评要》说:“太昊始作网古以渔以猎,以瞻民用。伏羲养六畜以充庖橱,且以为牺牲,享神祉,又名‘庖牺氏’。”“牛、羊、猪”称为“牺牲”,取“三牲头”煮熟以敬神灵,称之为“三牲祭神”。燧人氏钻木取火,其悟在“雷电击木而火”,火为人类的“文明之光”。伏羲教民渔猎为生,原始人虽有木棍石器,或赤手捕猎,终归事半功倍。伏羲结网,上可网飞鸟,下可捕走兽,水中可捞鱼,渔猎物“火而食之”,一时吃不了的,可养起来,“养六畜以充庖厨”。这就是原始社会的畜牧渔猎时代。显然它早于农耕时代。

(四)创制陶器,开创彩陶文化。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。1921年首先发现了河南渑池仰韶村彩陶遗址,故名“仰韶文化”,其代表是彩陶,又名“彩陶文化”。首制彩陶的功德,应归太昊伏羲。《拾遗记》云:“均土为埙”,埙是一种乐器,上尖下平,内空而外有六孔,用泥土做成,用火烧制,上一大孔吹奏,手按六孔变化,声音大如呼叫。埙虽为乐器,实为陶器,埙为黑色,自然归于彩陶类。经考古发现,彩陶文化的发端地,就是中原的河南、河北、山西等黄河流域一带。

(五)始创音律。人类最初的情感交流是音乐,早于语言而发生。渔猎时的呼喊节奏,庆祝时的手舞足蹈,必有音律节奏,那是音乐的雏形。伏羲创音乐,有史为证。《世本》曰:“庖牺氏作瑟五十弦,瑟,洁也,清洁于心。”《拾遗记》云:“太昊立礼教以导文、造干戈以饬武,丝桑以为瑟,均土以为埙,礼乐于是兴。”可见伏羲首制瑟,且由五十弦自改为二十五弦,又以土陶烧制为埙,模自然界声音,由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五音,逐步创出“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1”八个音。其中“4、7”为半音,后“1”为高音。后人流传的伏羲乐曲有《扶来》《立本》《立基》《网古之歌》等。这样,有礼有乐,礼乐兴盛,歌舞升平,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。

(六)始创太极八卦。《易系辞》曰:“天生神物,圣人则之;天地变化,圣人效之;天垂象,见吉凶,圣人象之。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“古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。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“伏羲八卦”古来视为中华文化之源头,穷世界万物发展变化之哲理,实实玄奥无比,妙韵无穷。


参加“伏羲文化研究会”的国内外专家学者

一是伏羲八卦来由。今甘肃天水、河南淮阳、河北新乐,都留有伏羲造八卦的遗迹。新乐“伏羲台”就是伏羲演八卦的台基。台上主建筑《人祖庙》,穹顶呈八角形,寓意“八卦”。台周围地名、村名“无极县”、“神道滩”、“凤鸣村”、“木村”等也为明证。

二是上提“河出图”,指黄河上空出现龙马,其蹄印称云文,也称云篆,此为文字的来由。“洛出书”指白龟浮“八卦”出洛水,实则龟裂成“八卦图”之先启。有一副“龙马神龟图”说明此义。阴阳鱼互追尾的“太极图”,是伏羲在河南连山,观黄河、洛河之浊清两水交汇形成的旋窝现象而悟道。这样,“伏羲八卦”为“前八卦”;周文王在河南羑里衍化为“后八卦”。成为中国“易学”的发端和传承。自夏代定名为《连山易》,商代叫《归藏易》,至周代为《周易》。

三是中国文字发明和演变,来由于“八卦图”,因为显示阴阳变化的卦形,正是方体形,每个卦符就是一个中国字的雏形。你看,乾卦的三阳(三横),中加一竖,就是汉字的“王”字,每卦的阳阴三者配伍,中加一竖笔,各成一汉字,即王、未、米、求、非、斗、平、半。这应该是先于篆字的中国字。真是奥妙的很哪!故称“仓颉造字”,创造古文字,也多从人类自身的“生理现象”,以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“行为特征”象形而来。比如,称长寿老人的八十八岁、一百零八岁,就以“米寿”和“茶寿”而代之。这种横竖繁丽的方块字,是别与其他任何国家的独特文字现象。中国的书法称为“国宝”,也在于此。

四是伏羲“太极八卦”对世界影响很大,如计算机的发明,继承了《易学》之伏羲“先天八卦”的哲理。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,此事过于深奥,留待专家们细说。记得,1996年8月,国际民俗研究会在北京召开,韩国民俗专家金寿男来新乐伏羲台考察,我们共同发现韩国的国旗标志,竟是“伏羲八卦”图案。此标志中为“太极”,四周为东、西、南、北之“四象”,即“离、坎、乾、坤”(平、米、王、非)。金寿男激动的热泪盈眶,当场写下“思慕伏羲”的汉字条幅。

据传,尧传舜帝为“禅让制”,舜拟传治水有功之夏禹,禹虽未成立夏朝,却准备选贤承让,其子大启功德无量,智勇双全,被部族拥载继位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——夏朝。因夏启违背“禅让制”,形成“承袭制”,被朝中反对派非议,夏启就把反对派发配东南高丽一带,就是后世繁衍的韩国。只因夏部落最崇人文始祖伏羲,就留下了伏羲“太极八卦”之四象,至今定为韩国国旗的标志。还如“东西”的称谓源与“伏羲八卦”:东方甲乙木,西方庚辛金,南方丙丁火,北方是壬葵水。木金为固态物体,可借称为“东西”。这正是中国汉语言的特色。也是“伏羲文化”对后世的贡献和成就。

(七)创设历法。中国的历法由伏羲初创。《神遗记》云:“有华胥之洲,神母游其上,有青虹绕神母,久而方灭,即觉有宸,历十二年而生庖牺。”那就是说,华胥孕庖牺十二载而生。古人谓十二年为一纪,故伏羲的出生地被称为“成纪”。有成一纪之元的意思。你看,中国人的生年定为十二年,伏羲信奉“道法自然”,并据各种动物的时令特性,特以十二属相为记载,是为: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巳蛇、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。再以年记月,定为一年十二个月。

《精编二十六史》曰:“甲历者,起于甲寅,支干相配,天道周矣。岁以是纪而年不乱,月以事纪而时不易,昼夜以是纪而人知度,东西南北以是纪,而方不忒,此为日历之始。”《通鉴》所载,伏羲作甲历,天干地支相配,六甲一转,天度一周,六十年周遇一个“甲子”,人到六十岁,称为“花甲”之年。年以是纪而成的六甲,是六乘六十而为三百六十,以配周天三百六十度,以岁实为三百六十五点不同,故十九年内必置七个闰月,这与自然界的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四季,及二十四节气的天象相合,对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不失时效。这种容天象、哲学与科学为一体的伏羲历,是对人类适应自然并与之和谐的极大科学贡献。当然,历法总有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。


在新乐由石家庄人民政府等举办“世界华人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会”

三、“中国龙”乃伏羲的化身,“龙的传人”应为“羲皇子孙”

(一)上古时的“图腾”,就是原始人信仰、崇拜的标志。有古画称伏羲“人头蛇身”,也有伏羲和女娲“人首蛇身交尾图”,说明伏羲氏族崇信“蛇图腾”。那么,伏羲氏族为何“不以蛇纪官”,而“以龙纪官”呢?这“龙图腾“就是在“蛇图腾”的基础上演变而来。闻一多先生在《伏羲考》中说:“龙,是一种图腾,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,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图腾揉合成的一种综合,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综合图腾。龙图腾,不管它局部象马也好,象狗也好,或象鱼、象鸟、象鹿都好,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都是蛇。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,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,众图腾的合并和融化,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。

金文龙字和袭字的偏旁皆从巳,而巳即蛇,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,大概图腾未合并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。这种蛇的名字就叫作‘龙’。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,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家族,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、马的头和尾,鹿的角,鹰的爪,鱼的鳞和须……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。”看来,“伏羲龙图腾”,以崇信万物生灵为根本。圣灵中以水为灵魂。能潜的,能跑的,能飞的,即三栖动物为神奇。象征多能,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。之后的三皇五帝,皆以崇拜龙图腾为精神寄托。这样,伏羲就成为龙的化身,羲皇子孙就成为龙的传人。

(二)“龙”字的起源和形成。伏羲始造文字,其制有六:象形、会意、假借、指事、转注、谐音是也。首先,“龙”字金文象形偏旁有“巳”,说明根由于蛇;其次,字之右旁以“雷之大音”象形会意,故以“音”标志,可谓“大音希声”也;其三,左旁以“电闪蛇动”象形假借,另加角加脚,以为“龙之形”;其四,雷电之势惊天动地,其声如磨推滚,“隆、隆、隆”,其大声谐音称为“龙”字。这应该是伏羲造字,道法自然的“说文解字”。

(三)龙是意想中的神物,是先民信仰、崇拜的图腾。一是“图腾综合”,“生灵聚会”的象征,可谓团结、凝聚的瑞兆,意为“和谐团族”;二是正义、善德的表象,其人有恶,定遭天谴,“龙抓”灭命,作为惩戒。伴以雷电天势,神通广大,势不可挡。三是龙从云、从雨、从雷电,实为掌控自然的神灵;四是“龙”聚神通权威,龙能大能小,能伸能缩,潜形驾雾,行天从云,见首不见尾,神秘莫测,确为人类命运的主宰;于是原始氏族部落,对“龙”信之、崇之、惧之,虔诚有加,世代流传,“龙文化”也就形成了完整的体系。

(四)历代皇帝崇龙,叫“真龙天子”,得天下叫“坐龙庭”,“穿龙袍”,其一应用品俱冠以“龙”,以示皇帝神威。皇家崇黄色,皇族服饰皆为“黄色滚龙袍”,皇室宫殿“金碧辉煌”,饰以“五爪金龙”,皆因伏羲崇尚黄河流域的“黄土地”,也因“水、木、金、火、土”五行中,“黄土”占中央,更因华夏人种是“黄皮肤”,故称“黄种人”。这就是“伏羲文化”对后世的重大影响。从中西文化比照中,中国的“龙文化”是一大“分水岭”,封建皇帝叫“天子”,就是“天的儿子”,人类永远在“天之下”,“龙”就是“天”的代称。西方文化信奉“天之上”,称“上帝保佑”、“天主降幅”。

民间崇龙也是无时不在,无处不有。每年元宵节“耍龙灯”,江南祭屈原“龙舟赛”,中国国粹京剧,舞台中央叫“九龙口”,配设演员叫“跑龙套”,唱腔设计旋律叫“回龙”。重大水利链接叫“合龙”。书画家写龙画龙,老百姓描龙绘龙,代代相传。特别是“龙生九子”,龙的九个儿子各有司职,在建筑和用品设计中,必以此说事。比如,龙的三儿子饕餮贪吃能饮,建筑“赵州桥”时,就把“饕餮”兽头安放桥拱中央,作为“镇桥神”,那是它一口能喝干东海水。龙的五儿子狴豨平生好讼,它最憎恨犯罪的人,故在古代监狱的大门上就有它的造像。龙的九儿子蒲牢,最喜欢音乐、好长鸣,所以在古代的大钟的钟纽上叼着钟环的兽头便是蒲牢。龙之八子俗称乌龟,也叫“王八”,善负重,驼石碑成为它的天职。等等,不一而足。

因为“龙”的至高无上,神圣至尊,看到“龙”的形象,永远给人以勇往直前,奋斗不息的精神鼓舞。


路继舜献书法:龙文颂

时值龙年,盛世腾龙,研讨伏羲文化,激情震荡,遂以“龙文颂”作结:

龙祖肇基,华夏神威。

天地人和,生灵聚会。

马面虎口,蛇体鱼鳞。

鹿角鹰爪,伏羲图勋。

潜形驾雾,飞天致云。

翻江倒海,风雨电雷。

惩恶扬善,正义神为。

替天行道,崇圣尊规。

道法自然,违逆戒垂。

敬天顺凯,日月同辉。

羲皇子孙,龙的传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于《封龙书斋》


路继舜:1945年生于河北鹿泉。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。曾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长、石家庄地、市文联主席、石家庄社科联主席。现任石家庄市委、市政府决策委员,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;河北省作协、书协、剧协会员;燕赵十老书画社副社长。

2004年,路继舜被中国作协《文艺报》授予中国百名之一“人民艺术家”荣誉称号;2006年他被《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》授予“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”荣誉称号。出版的书籍有:《名家楹联趣闻》《奚啸伯》《家藏故事》《封龙文概》《观三成趣》《继舜隶书千字文》,与人合著的《中华道德歌》获河北省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电视连续剧《武神赵子龙》《歌者九零后》顾问,央视中华母亲春晚河北赛区总顾问。其隶书作品《七律·长征》获全国书法银奖;楹联隶书作品被《中国书法家选集》收录。

(郝小学摄影编辑)

评论(2)
热度(7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上一篇 下一篇
UAPP 私信 投稿 归档

© 萧雪之博 | Powered by LOFTER